有一位赤脚参加奥运会_有一位赤脚参加奥运会的人
1.1932年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是谁
2.2008年既参加北京奥运会又参加残奥会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3.奥运史上在马拉松上因为受歧视被玻璃瓶碎片弄受伤了但是仍然跑完全程的黑人是谁求大神帮助
4.中国首个奥运会运动员
5.中国首位奥运运动员
6.让张艺谋内疚一辈子的女人,从奥运舞台摔下致残的刘岩,现状如何?
7.谁赤脚获得了马拉松的冠军?
7年前的7月13日,十三亿中国人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而沸腾的情景犹在眼前;24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枪声仍然难忘;76年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洛杉矶奥运赛场上的孤独身影依旧能够刺痛中国人的眼睛。
从一人参赛,到13亿人共同参与,76年中国奥运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从抗争到融合、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性跨越,刘长春的儿子、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鸿图借用父亲的话来为祖国喝彩:“国运衰则体育衰,国运兴则体育兴!”
一个人的奥运抗争:
“刘长春是参加奥运会的第一名中国运动员,他以代表中国而不是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行动来抗争侵略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通过派人参加奥运会来使伪满洲国合法化的图谋,这才是刘长春当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真正意义所在。”大连市体育局副局长孙新生这样认为。
刘鸿图说:“父亲1909年出生在日本占领下的大连,年幼的他从小亲眼目睹了殖民统治下家境每况愈下的惨淡。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父亲正在沈阳东北大学就读,这激起了他的报国之志。因而,当日本人宣称刘长春将代表日本人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时,父亲义正辞严地发表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则又岂可忘却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耶!’”
刘长春是抱着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壮烈心态去参加奥运会的,但是祖国的封闭和弱小却使他差一点报国无门。当时的民国政府以“经费不足”为由,无视民间提出参加奥运会的呼声。依靠张学良捐出的8000银元,刘长春经过长途跋涉,代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出现在1932年的洛杉矶赛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比赛,虽然刘长春在100米、200米两项比赛的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用自己的抗争,很好地契合和形象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
112枚金牌的奥运突破:
参加了两届奥运会的刘长春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摘掉强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帽子,落后的旧中国甚至让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很难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
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春以体育教师和田径教练的身份重返运动场。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担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的刘长春有感而发:“旧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处受辱,那时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国的国旗在奥运会上升起;今天,祖国富强起来了,中华民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腾飞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1984年7月29日,距刘长春留憾去世一年之后,距他首次参加奥运会整整52年,在他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的洛杉矶,许海峰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可以告慰刘长春的是,不但“东亚病夫”的旧痕迹早被彻底抹掉,而且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比解放前的35岁翻了一番还多,近3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而且从第一金开始,中国奥运代表团在6届奥运会上已经夺得了112枚金牌,世界甚至纷纷在猜测,中国是否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总数第一。
十三亿人的奥运梦想:
76年前,刘长春用参加奥运会宣示中国的不屈;24年前,许海峰用奥运第一金见证中国的兴盛;如今,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将使十三亿东道主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真正参与者。
“如果说,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政治意义高于体育,那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就还原为体育,开放、强大的中国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与世界的融合。”沈阳体育学院教授于秀表示。
奥运,不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成为十三亿人的共同梦想,因而,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偌大的中国成为欢乐的海洋,多少人彻夜无眠;因而,10万个赛会志愿者的名额才会引起100多万人报名角逐;因而,十三亿人身体力行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于秀说:“2008年中国遭遇了特大冰灾和特大地震灾害,但是正像温总理在北川中学写下的‘多难兴邦’,中国的强大步伐会一如既往地坚定,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而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中国更加开放的形象。”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项目负责人戴恩·佩奇认为这一主题没有单独强调中国,而是表现了世界融合的概念。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民族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奥运村就是小小的地球村。以奥运为媒,十三亿中国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正如何振梁在7年前申奥陈述时所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必将创造历史。
中国的奥运年,总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观看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该片是取材于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经历的故事片,看后震撼人心。难怪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主席也欣然为影片题写了英文片名“the one man olymaics”。
**以惊险样式再现了1932年,拍摄的困难程度不亚于武打片,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将军资助他8000千大洋购买船票,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层层险阻,他单刀赴会,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中国人来了!”
故事很简单,就是通过刘长春一个人去参加奥运会,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如果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感性、感动、感人。
感性的主题,以和平参与的方式巧妙的化解战争和仇恨。因为当时的外界条件,中国的东北被日本侵略,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这部分主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强烈的爱国心和敌对情绪。而影片巧妙的化解了战争,没有引发更多的仇恨。将重心转移到了刘长春赴奥运事件的本身上,让观众感受到了这种爱国激情和参与奥运会的积极性。
感动的故事,以众人从反对到支持表现对奥运会的期盼。影片每一个环节的设制,都是为了表现出刘长春一定要去参加奥运会的决心,从父亲一开始对儿子的不理解,到看到日本汉奸追到家里的真正本质,勇敢的对儿子说出了最真挚最感人的话;从同学关戎波的无辜牺牲,感到到了一个民族在落后状态下被人屈辱的无耐;从姚可秀抗议的被打和误解,促使刘长春一定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奥运会的决心;从妻子姜秀珍从等待到支持的感人场面,刘长春感受到了最无穷的动力。
当然,这些身边的人,从开始的不支持到最终的改变观念,都表现出了国人对奥运会的期盼,对和平的期盼,对中国强大的期盼。
感人的场景,以海上漂泊的艰苦条件来表现优秀的品质。影片的画片很美,尤其是船上刘长春的深夜训练,以及和美国人的打赌,都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荣耀而战的决心,尤其是主题曲由成龙主唱,而影片中大量的音乐采用国际元素,也时而出现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让人更加感受到影片没有局限于中国,而是更加国际化。
导演侯咏是很多名导的御用摄影,用独特的眼光诠释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较喜欢。同样他也透露,之前的剧本是讲述刘长春的事迹感动了奥运志愿者美国姑娘索菲,他们相互约定待中国举办奥运会,索菲来中国志愿服务,然而69年的等待,中国人终于赢得举办权,索菲不顾年事已高,沿着刘长春当年单刀赴会的路线,来中国赴约,遗憾的是没能见到刘长春,她却看到了繁荣昌盛的中国……很人点泰坦尼克的感觉,但这个剧本后被彻底否定,改成了现如今以刘长春为第一人称的状态。
同样,影片因为很主旋律,所以最终还是没有拘泥于很多的条条框框内,没有放得开,也影响到了影片的整体效果。
胡锦涛主席在日本访问时指出:“奥运会时隔20年第三次在亚洲举行,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国际奥委会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授予北京的那一刻起,世界便期待着中国的精彩回答;当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在北京点燃,中国成为人类传递共同理想的新一站。人们可以将此看作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光荣,看作再圆奥林匹克梦想的亚洲人民的期待,同时更应当看作奥林匹克大家庭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明证。
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上没有哪项活动能像奥运会这样,让参与者抛除歧见,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同一个跑道上;没有哪个盛事能如奥运会这样,让人们不分性别、国籍、民族、信仰,为了共同的梦想在同一座平台交流对话。对于人类而言,奥林匹克是一种倡导“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精神,更是一种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共同理想。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奥委会的成员比联合国成员还多;也是为什么奥运会能如此广泛地点燃世界各国人民的激情。
为人类创造一个寻求和平、友谊的载体,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荣所在;为世界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这是奥运会主办者的职责所在。经过了20年的等待,奥运会再次来到了世界的东方,来到了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国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将主题确定为此,正是因为中国深深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认同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崇高价值,渴望在进一步开放中更好地融入世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7年来,中国为举办北京奥运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共同理想,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的承诺,更是世界的期盼。北京奥组委不断充实的外籍专家队伍,积极参加服务奥运的外国志愿者,火炬传递中赤脚追随圣火的坦桑尼亚孩子们,踊跃报名来华报道北京奥运会的各国记者……这一切,让人们再次看到奥林匹克理想凝聚人心的力量,看到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魅力,充分说明北京奥运会不仅属于中国人民,更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相信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将更充分地展现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展示人类卓越的精神和品质,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更多的荣耀,为人类和平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1932年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是谁
约翰·阿赫瓦里,当时他跑的是马拉松
说起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有一位最后到达终点的选手,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他的行为不仅被誉为“当代奥林匹克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记录他的那些镜头,更是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用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这位运动员叫约翰·阿赫瓦里,来自非洲的坦桑尼亚。夜幕已经降临,漫长的道路上,只有阿赫瓦里一个人孤独的身影,他一瘸一拐地跑着,简单包扎过的绷带上还在不停地渗出血水,他的腿受伤了。此时,距离比赛开始已经4个多小时了,距离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冲过终点赢取金牌,也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这是一场有44个国家超过70名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阿赫瓦里是其中的一员。
1968年,坦桑尼亚刚刚独立并成立联合共和国不久,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坦桑尼亚的名义参加奥运会。所以,这次来墨西哥参加奥运会的3名队员,每个人都为自己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感到骄傲。
在马拉松比赛之前,阿赫瓦里的两名队友———一位参加的是拳击比赛,一位参加的是400米跑———都已经完成了赛事,也都没有取得出色的成绩。而阿赫瓦里就不同了,他是坦桑尼亚这次奥运会的一个希望,一个被认为可以为他们的国家赢得奖牌的优秀选手。
当体育场里的观众已经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一阵由远而近的警报器声引起了还留在体育场内的人们的注意,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留在场里做着赛后的收尾工作的工作人员和裁判员。很久以前,大家就以为所有运动员都已经完成了比赛,所以,就连通向体育场内环形跑道的大门都已经关起来了。
这时候,墨西哥城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体育场入口处的大门缓缓地打开,阿赫瓦里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不如说是走进了———体育场。在场的人都被他惊呆了!
近乎蹒跚的步履,脸上痛苦的表情,绷带和血迹———这一切,在暮色中,在灯光下构成了一幅画面,而这幅画面几乎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让我完成比赛的。”
就在这天的午后,阿赫瓦里和70多名参赛选手一起开始了奥运会马拉松的比赛,在这个行列里有曾经蝉联过奥运会马拉松金牌的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贝,还有后来获得本次比赛冠军的沃尔德,肯尼亚名将纳夫塔利。
比赛一开始,大家都跑得很正常,但到了11公里以后,超过2200米的海拔让许多运动员感到了高原的威力,本来就有伤的卫冕冠军阿贝贝第一个退出了比赛。
到了18公里的时候,一直在低海拔高度训练和比赛的阿赫瓦里也开始难受了:“我们所有的人都觉得头晕”,他后来回忆说:“那种条件导致人疲劳,他们开始晕倒。”阿赫瓦里感到肚子痛,而且一阵一阵地抽筋。缺氧导致他失去了方向感,除了要尽力向前跑以外,他还要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就这样又跑了一公里多,他终于坚持不住摔倒了,右腿严重受伤。
他的教练赞比看到他受伤了,赶紧跑过去为他进行了紧急包扎,用绷带裹住了他的伤口,并且问他还能不能比赛,阿赫瓦里一边因为痛而皱着眉头,一边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在耽误了许多时间以后,他又开始跑了起来。
但是跑了没多久,赞比就看出来了,他的这个队员无法再进行比赛了。于是他开始说服阿赫瓦里放弃,到最后甚至开始强迫他。
但此时的阿赫瓦里却不这样想。他后来说:“我知道大家都已经结束比赛了,我知道我做得已经够好的了,我的教练也在对我说,放弃吧。但我却在心里对自己说,要继续!”
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就像挪进体育场一样,阿赫瓦里感动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工作人员、裁判,还有那些为数不多的观众。当他们明白了阿赫瓦里的状况时,全部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起为这位来自非洲的运动员鼓起掌来。而阿赫瓦里则一面继续慢慢地跑向终点,一面有礼貌地向所有给他鼓励的人回礼。
这一幕被当时的拍摄者誉为“奥林匹克史上最伟大的一幕”。
终于到达了终点,此时的终点门已经被拆掉了,但在体育场各个角落响起的掌声,变成了对阿赫瓦里最好的奖励。
刚刚通过终点,他就精疲力竭地倒在了地上。被送进医院以后,一直休养了两周的时间。在医院,他对媒体说:“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让我完成比赛的。”
这句话,在当时成为了媒体的热点,而在后来,则变成了激励成千上万人的信念。
2008年既参加北京奥运会又参加残奥会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1932年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是刘长春。
刘长春(1909年11月25日-1983年3月25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辽宁省体育协会副理事长、第四届辽宁省政协常委等职。
1927年底就读于东北大学体育系,1932年毕业。1932年7月8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1936年再次代表中国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1983年3月25日逝世。
由于家境贫穷,刘长春10岁才入小学读书。学校离家10里余路,为了节省鞋子,刘长春一出家门便把鞋脱掉,赤脚跑步上学。在小学时,刘长春便以100米11秒8和400米59秒的成绩打破大连市小学生中、短跑纪录。
奥运史上在马拉松上因为受歧视被玻璃瓶碎片弄受伤了但是仍然跑完全程的黑人是谁求大神帮助
姓名:娜塔莉·杜托伊特
项目:游泳
国别:南非
年龄:24
娜塔莉·杜托伊特创造了历史:她同时取得了残奥会和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杜托伊特是第二位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截肢选手——美国体操运动员乔治·埃塞尔,尽管有一条腿是木制的,仍然于1904年奥运会上获得了6枚奖牌,其中包括3枚金牌。杜-图伊托在10千米游泳项目上极具竞争力。她14岁时开始在为国家游泳队效力,2001年2月,在一次游泳训练之后,她骑着小型摩托车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她的左腿膝盖以下被截除。她不会戴着假肢游泳,也不太可能夺得奖牌。但她必将赢得人们的钦佩。
娜塔莉会参加公共水域10公里游泳马拉松的比赛。最重要的是,她不会安装假肢来辅助自己游泳。她将会是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夏季奥运会(非残奥会)的截肢女选手。
《时代周刊》“北京2008·最受瞩目的100位奥运巨星”
南非还有一名残疾短跑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留斯,他在2004年装上了一双价值1.5万英镑、刀锋形状的高科技碳纤维假肢,因而被认为比健全人有更多的优势而不能参赛。与他相比,娜塔莉的情况就十分不同了,她通过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自己获得参赛资格是实至名归的。对于一位游泳运动员来说,缺少一只腿,少了对称性和浮力可不能说是一种优势。“这是我12、13岁就开始梦想的事情了,”24岁的娜塔莉在谈及参加本届奥运的时候说到。“我可没有希望自己出车祸,丢掉一只腿,只是为了能够参加残奥会。”
娜塔莉参加完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后,会留在北京等待九月份开幕的残奥会。
在五月份的世锦赛上,娜塔莉在公开水域的比赛中夺得第四,成功获得奥运参赛资格。她参赛表明了,与限制相比,奥运会更多的是体现了机会平等和包容的理念。
曾经被禁止参加奥运会的妇女们,如今占到了运动员数目的40%。而残疾运动员也开始参与到正常的比赛中,尽管规模还是相当小。
在娜塔莉十六岁的时候,她差一点就获得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三项赛事的参赛资格,可惜实力尚有不足,2001年5月25日,就在她为参加雅典奥运而努力进行一次训练过后,骑着摩托车赶往学校的她被急驰而过的汽车撞倒。“我的腿没了,我的腿没了!”当时的她是尖叫着的。
她的左腿还是连在一起的,但是里面的骨头都四分五裂了,肌肉撕裂,娜塔莉回忆到,“那就像一个摔烂在地上的西红柿。”
一条钛棒被植入以便于稳固受伤左腿的股骨,此外她还做了动脉移植手术。这条腿被放进了一个高压房为的是做最后一个努力——刺激那些破碎的骨头。
医生们曾经考虑从她的背部和臀部移植一些肌肉来重建腿部,但是一周后宣告失败,娜塔莉的腿被截到膝盖部位。
五个月后,她重新回到了泳池。第一次,仅仅游了25米她就感觉筋疲力竭了,但是最终娜塔莉还是坚持了下来,与其说是决心不如说好奇心让她支撑下去,“我就是想看看,我继续游泳会发生什么。”
刚开始,她感觉好象是没有方向一样,特别是在蛙泳的时候。因为蛙泳特别需要腿的力量。“我最后就是在那里转圈圈,”她说。
逐渐的,娜塔莉学会了相会弥补,她的左手代替了左腿。
2002年,娜塔莉成功获得曼彻斯特举行的800米自由泳决赛资格——与正常人一起参加比赛,这是在现代从未发生过的大事。
在她的墙上,有这样一首诗给了娜塔莉无数的鼓励:悲剧不是你不能达到目标,而是你没有目标去追求。
曾经有一度,人们在注意到她之前会先注意到她的残疾,现在一切开始变化了。当然还是会有令人沮丧的事情,比如说她再也不能跑了。在泳池里,她的成绩也不如以往高。
由于右腿负担过重,在长距离的比赛中有时会抽筋,筋疲力竭时,她的屁股就被拖入水中,那时脊椎就要在身体平衡方面发生作用了,如同一个保持收支平衡的支票本。
“有很多黑暗的时期,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苦难,很明显的,有时候我也会哭,但是我会使自己相信好日子在前面等着呢。你只要加油就行了。如果你想达到目标,就必须努力加油。”
“在水里,我就和其他人一样,对手不会掉转头说,‘哎那里有个残疾人我们游慢点。’”这就是娜塔莉想要的,做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获奖经历:
1 娜塔莉·杜·图伊托在04年雅典残奥会获得金牌
2 08年夏季奥运女子10公里游泳第16名
她在2008北京残奥会上独揽5枚金牌!
中国首个奥运会运动员
是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 他只代表祖国参加了一届奥运会——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在完赛的57名参赛者中垫底,在此之前、之后他也并未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好成绩被纪录,这在长跑高手层出不穷的非洲可谓平平无奇。但就是这样一位垫底者,却获得了比不少奥林匹克冠军更响亮的名声,和更广泛、更深久的影响力,如今时过境迁已近40年,人们仍忘不了他,他的名字被镌刻在奥林匹克名人录,成为北京奥运系列节目《英雄之歌》的一分子,在他的家乡坦桑尼亚,一个“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正开足马力运作,以为那里家境贫寒、但有运动潜力的田径新苗提供资助,他曾被法国《队报》誉为“最美的垫底者”。 奥林匹克的宗旨不是更快、更高、更强么?这位垫底者究竟做了些什么,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话说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是第一次在高原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盛会,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那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好戏连台,出现了许多空前的好成绩。相形之下,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太一般了,冠军、埃塞俄比亚人马默.沃尔德的成绩2小时20分26秒4,比他的同胞、两届奥运金牌得主“赤脚大仙”阿贝贝.比基拉在4年前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2小时12分 11秒2差了一大截,亚军日本的君原健二和季军新西兰的迈克尔.瑞安2小时23分多的成绩更是平平无奇,记者们除了例行公事般看一眼颁奖式,最多关注一下因伤只跑了17公里便颓然倒地的“赤脚大仙”比基拉,对其他选手并未太在意,观众们也没对马拉松投注过多热情,等颁奖式结束,场地内其它项目都已比完,他们便三三两两地退场回家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组委会开始通知马拉松沿途的服务站开始撤离,结果得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消息:有个选手还在跑! 原来这个还在跑的选手就是阿赫瓦里。他在跑出不到19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并未就此退出,而是一瘸一拐地继续向终点跑去。渐渐的,所有选手都将他远远甩在身后;渐渐的,围拢在街道两侧打气助威的人群已散尽,天色也越来越黯淡,所有人都觉得马拉松比赛已经结束,只有阿赫瓦里本人坚定地跑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比赛远未结束。 又过了半小时,天色已全黑,阿赫瓦里仍在继续着。由于剧痛,他的慢跑比寻常人散步还要慢,他的膝盖不住流淌着鲜血,嘴角也痛苦地抽搐。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边出现了一名男子,《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这位记者同情地看着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下去? 阿赫瓦里显然毫无准备,他默默地又“跑”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坚定地答道:“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被深深感动的记者不但向自己的杂志社发了稿,还立刻把稿件发回奥林匹克新闻中心,阿赫瓦里的名言不一会就通过广播回荡在墨西哥城这座世界人口最多城市的上空,许多本已回家的市民纷纷赶到路边,为这位勇敢的选手助威、欢呼,在观众的鼓励下,阿赫瓦里拖着伤腿,顶着满天星星,走入了专门为他打开灯光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几乎是一码一码蹭到了终点线。 他被当作英雄般簇拥着,受到了远比冠军更隆重的礼遇。由于过于激动,人们忘了统计他的确切成绩,在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 阿赫瓦里1938年出生于英属坦噶尼噶的姆布卢Mbulu,参加墨西哥城奥运时已是30岁老将。虽然他此前并无煊赫成绩,但作为坦桑尼亚历史上首位参加奥运竞技的选手,他没有辜负国家的厚望,成为 “最美的垫底者”。奥运后不久他便退役,进入坦桑尼亚奥委会工作,如今他将主要精力投注于“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他希望能帮助更多小选手,让他们在今后的奥运赛场上不再跑在他人身后。 名人名言: 最强的肌肉是我的心 The strongest muscle is my heart. 触摸奥运:阿赫瓦里不同寻常的马拉松赛 采纳哦
中国首位奥运运动员
中国首个奥运会运动员是刘长春。
1932年7月30日,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夏季奥运会比赛,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1932年6月25日外交部从国际奥会总部得到的消息,伪满州国参加奥运未得国际奥会批准,我国奥会急电要求通融报名,6月26日接获筹备会答复同意,我国报名的两位选手就是刘长春和于希渭。7月6日、7日,上海新闻界、体育界及团体为刘长春饯行,将近2000人出席。
7月8日,刘长春及宋君复自上海搭乘邮轮,出发前往美国洛杉矶,展开中国奥运首航。邮轮在7月29日抵达洛杉矶,30日下午举行了开幕典礼了。
刘长春早年经历
1909年11月25日,刘长春出生于辽宁大连河口(今甘井子区凌水镇河口村)。由于家境贫穷,刘长春10岁才入小学读书。学校离家10里余路,为了节省鞋子,刘长春一出家门便把鞋脱掉,赤脚跑步上学。在小学时,刘长春便以100米11秒8和400米59秒的成绩打破大连市小学生中、短跑纪录。
1923年,在日本统治当局举办的“关东洲陆上运动大会”中,14岁的刘长春以11.8秒和59秒的成绩分别获得100米、400米两项赛跑第一名。16岁时,刘长春进入旅顺二中。1927年,在由“中华青年会”主办的春季运动会上,刘长春的百米成绩已提高至11秒。
同年,东北大学足球队前往大连比赛。此时,刘长春已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在大连玻璃制品厂作学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东北大学体育部部长孙庆博发现,经其引荐,刘长春前往沈阳,入东北大学预科读书,并获得免费供给食宿的待遇。
让张艺谋内疚一辈子的女人,从奥运舞台摔下致残的刘岩,现状如何?
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人是刘长春。
刘长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1927年底就读于东北大学体育系,1932年毕业。1932年7月8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1936年再次代表中国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1983年3月25日逝世。
1933年,刘长春创造了100米10.7秒的全国纪录,只是因为准备不足,舟车劳顿,中国代表团当时经过了3个星期的海上漂泊,才抵达洛杉矶,刘长春的奥运会表现并不理想,在100米和200米的预赛即遭到了淘汰,而因为体能问题,刘长春放弃了400米的比赛。
刘长春早年经历
由于家境贫穷,刘长春10岁才入小学读书。学校离家10里余路,为了节省鞋子,刘长春一出家门便把鞋脱掉,赤脚跑步上学。在小学时,刘长春便以100米11秒8和400米59秒的成绩打破大连市小学生中、短跑纪录。
1927年,在由“中华青年会”主办的春季运动会上,刘长春的百米成绩已提高至11秒。同年,东北大学足球队前往大连比赛。此时,刘长春已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在大连玻璃制品厂做学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东北大学体育部部长孙庆博发现,经其引荐,刘长春前往沈阳,入东北大学预科读书,并获得免费供给食宿的待遇。1929年正式入东北大学读书。
谁赤脚获得了马拉松的冠军?
张艺谋,我们熟悉的大导演,他还导演过08年奥运会和22年的冬奥会。在08年奥运会开幕式准备过程中,有一个名字叫刘岩的女孩子,本来是独舞,结果因为舞台的原因,导致她从舞台上摔了下来,成为残疾人,这让张艺谋很是内疚。
一、刘岩虽然残疾了,但也没有放弃舞蹈
刘岩小学的时候,就学习了舞蹈,也为舞蹈付出了很多艰辛,但她有艺术天赋。在老师的建议下到了北舞附中学习专业,到了北舞才知道,这里藏龙卧虎。她就更加努力,以期获得更好的名次。
功夫不负苦心人,她的成绩逐渐上来了,她成功考上了大学,成为北舞中国古典舞系的一员,她在大学依然努力着,不仅学习形体,还学习专业的知识。因为成绩优秀,她毕业以后留任,成为大学的教师。
她原创的《胭脂扣》获得了成功,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水中月》获得了CCTV杯电视舞蹈大赛银奖,这些成就让她和杨丽萍老师搭档,一起演绎了舞蹈。这是对她的奖赏。
她的表演很有特色,张艺谋导演关注到她了,邀请她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演绎《丝路》,对于她而言,这是很高的赞誉,自然很重视这个事情。为了完成这个舞蹈,她很用心准备。
很多事真的是百密一疏,就在大家排练好的时候,刘岩按照预定的动作表演着,没有想到,舞台车突然动了,刘岩从高处跌落,张艺谋在远处,不知道具体情况,等到知道了以后,他让人送她到医院去。
经过紧急抢救,她的命是保住了,但一辈子离不开轮椅了。一开始,她不能接受,觉得只要能站起来,什么苦都可以吃。她坚持着康复训练,希望早点站在舞台上给大家表演节目。
她不愿意接触08年奥运会的舞蹈,也不愿意看与舞蹈有关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释然了,她开启了新的征程。她研究的方向是手舞,既然不能用身体跳舞,那就用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她的行为,让人感叹!
她开启了新的人生,这一点,特别让人佩服。她没有气馁,而是把心思用在研究手语的体系中,创新出更加优雅的手舞,分享给更多的人。她用手舞的方式,展现着美丽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
她不仅研究手舞,还参加公益项目。“2011善舞之行”,她和其他舞蹈老师到了福利院和孤儿院,用她们精彩的舞蹈给孩子展示了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对舞蹈感兴趣,进而学习舞蹈。
她成立了“刘岩文艺专项基金”,用她的力量来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不能因为家里贫困,就扼杀孩子的艺术梦想。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孩子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作为一个残疾人,她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有残疾,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说我自己可以。这种心态一直鼓舞着她,让她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在《最深的夜,最亮的灯》中,她就展现了手舞的美妙。
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金星老师的现代舞,还有她的手舞,都是很美的。她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她依然是那个美丽的姑娘,依然是那个优秀的舞者,依然是那个有才华的女子。
也是因为这些,让张艺谋导演觉得很感伤,他曾经写道:“在对开幕式的一片赞叹声中,我永远不能忘记你舞动的身影,你是我心中最深沉的痛,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如果能看到你重新站起来,比任何赞赏声都让我快乐、激动!”
张艺谋希望她能站起来,但现实是她无法站起来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弃,她把精力放在手舞上,用自己的手舞给自闭症患者表演,希望唤起他们对手舞的兴趣,进而走出来。
有人说上帝给你关上门的时候,会给你留下一扇窗。虽然刘岩坐在轮椅上,她用手舞来展现美好世界,让大家在这扇窗前看到美丽的风景,看到不一样的美好。刘岩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她克服了。
三、不管什么艰难险阻,努力拼搏就好
刘岩曾经跌落,但她的舞蹈梦想并没有因此凋零,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前方哪怕艰难险阻,她也没有退缩,而是成为披荆斩棘的英雄,用手舞之剑,开辟出美丽的道路。
很多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到退缩,因为舒适区里很舒适。但是窦文涛曾说,人的舒适区,是不断变化的。要是一个人不断蜷缩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那么这个人的舒适区会不断缩小的。
刘岩是一个厉害的舞者,《桔子红了》、《岁寒三友》都是她的代表作品,没有想到,因为一个误差,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而她面对巨变,也曾经沮丧过,但她走出来了,这一点跟胡歌挺像的。
胡歌曾经遇到过车祸,英俊的脸上留下了疤痕,他也灰心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想开了,饰演了《伪装者》中的明台和《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他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
刘岩也是这样,她从失望中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还获得了维也纳的“塔拉”奖项,这个大奖是为了表彰那些不向命运低头的勇士。她用毅力诠释了生命的价值,用勇气向命运宣战,她获得了胜利。有志者,事竟成。刘岩就是这样的人,她的人生,注定会更加灿烂的。
写在最后:
因为一个失误,刘岩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她彷徨过,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用自己的实力演绎了人生,她的人生,很精彩。虽然没有办法再给大家展示舞蹈《胭脂扣》了,但她可以用手舞展示别样的舞蹈。
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那就是不向命运低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曾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刘岩做到了,她用手舞这种方式,给大家带来优雅的舞蹈。她的人生,别样精彩,你的人生是怎样的?
是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比基拉
阿贝贝·比基拉在1960年和1964年奥运会上两次获得马拉松金牌,在世界田径史上书写了动人的篇章。阿贝贝1932年8月7日生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农村里。后来他当了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卫士。阿贝贝身高1.77米,体重57公斤。
马拉松赛跑的起点设在有古罗马色彩的潘昂运动场。人们惊奇发现这位埃塞俄比亚选手赤着脚。这本来是违返规则的,因为运动员在比赛时应当穿鞋。但是东道主意大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那个东非高原国家(当时叫阿比西尼亚)打过仗,深知非洲人的习惯,也就没有过于认真。阿贝贝一直跑在第三、四位。20公里以后,摩洛哥选手拉迪一直领跑,阿贝贝紧跟其后。离终点还有5000米时,尼斯卡宁对阿贝贝说:“冲过去!”结果阿贝贝以2小时15分16秒2第一个到达终点,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获得金牌。
阿贝贝·比基拉想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蝉联马拉松冠军。可是祸从天降,在奥运会前几个星期他得了阑尾炎,不得不在9月16日动手术。这次飞来的横祸使他不得不中断两星期的训练。比赛是在10月21日,除了阿贝贝自己以外,谁也不再相信他还能第二次拿金牌。
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赛跑的前夕,札托倍克对记者说:“谁在东京能跑2小时14分就是大尖子,谁能跑2小时13分就是天才。谁要是跑2小时12分,我就找不出赞美的词了。”
当阿贝贝·比基拉第一个跑进运动场时,运动场里的七万观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次,阿贝贝可没有打赤脚,而是穿着西德“美洲狮牌”的运动鞋,步子轻捷地跑完了最后一圈。他以2小时12分11秒2的令人惊异的成绩再次打破奥运会的最好成绩,第二次夺得金牌,成为奥运会史上第一个获得两枚马拉松金牌的运动员。
阿贝贝到达终点以后,信步走到场内草坪上,开始作徒手体操。他的这一举动使观众都惊呆了。他们先是笑了一阵,继而以崇敬的目光看这位伟大的马拉松选手不知疲劳地表演者。
比基拉1969年因车祸造成横截瘫痪。此后,这位深受世界体育爱好者爱戴的大明星还坐在轮椅上积极参加国际残废者运动会。1973年10月25日,阿贝贝·比基拉与世长辞。有七万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这是有史以来为一个运动员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追悼会。
: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2%B1%B4%B1%B4%B1%C8%BB%F9%C0%AD&in=10279&cl=2&cm=1&sc=0&lm=-1&pn=0&rn=1